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十月十五日 聖大德蘭紀念日


5.30am起床
祈禱默想大德蘭的生平,她的一生,反映出耶穌的堅毅。她的一首詩在我心中不斷迴響:「事故莫淆爾志,患難莫擾爾衷。天主常存不變;萬般轉眼成空。人生惟靠懇禱;祈禱功效無窮。天主存在爾心,萬物備於爾躬。惟有全能天主,於我已足已充。」(詩集30)這首詩譜成了歌,在昔日的修院非常流行。這首歌也陪伴過我許多歲月,尤其在羅馬念書時。
我浸潤在這首詩中。

在我到聖堂途中,分心走意,想著今天的課,穿了祭衣後,竟然忘記了舉行大德蘭的紀念,而舉行常年期的平日彌撒。早餐時,修女提問,才醒過來。好吧,明天一併紀念。

彌撒中講道(迦5:18-25;路11:42-46),強調「真誠」,尤其意識我們所思、所言、所行,背後的原因、動機和動力……不好有法利塞人及經師的虛榮和私心,以致自欺、欺人……,並求聖神降臨,淨化我們的生命,使結出聖神的果實。「凡屬於耶穌基督的人,已把肉身和私欲偏情釘在十字架上了。如果我們因聖神生活,就應隨從聖神的引導而行事。」(迦5:25)。
我為所有人、A、B、C、D、E、F、G、H……M……AA、BB……YY君祈禱,求主賜下聖神,淨化我們,使我們能以「心神和真理」來朝拜父,並能如此生活。
我特別為G君祈禱,天主知道他內心……

8.30-11.30am上課
為協助學生了解耶穌的祭獻(希10:3-10,14-18),及我們的生活的祭獻(羅12:1-2:哥1:24),我用了最能觸動他們的句子:「心有所屬」。耶穌的心和生命全屬於父,我們也全屬於耶穌及父……且到了愛到「心疼」和死的境地。
學生熱切討論:耶穌還為我們「心疼」嗎?大家最終體味到保祿所經歷的:他為教會的「心疼」,使他領略到,耶穌作為永遠的祭獻和司祭,仍在愛我、我們到「心疼」……這樣,我、我們、教會和耶穌,確是一體了。
於是,學生便更容易以切身的經驗,去明白:格前10:16-17;若6:55-58,並可體味深一點耶穌的「祭獻」與「盟約」的「愛」中關係……直到這「祭獻」和「盟約」(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的許諾,生命的合一與共融的許諾),在天國的完滿實現。

其中一位學生說:今日的「主的餐」已經是「天國婚宴」的開始;我明白她是用「愛」的盟約,來了解:路14:15;默19:6-9
另一位說:怪不得這稱作「共融的聖事」;不過,他慨歎:不「共領聖血」,便不能表明耶穌的「祭獻」和「盟約」,和我們的參與,以及在天國的完成(在天國婚宴中喝新酒)。我說:〈羅馬彌撒經書總論〉也這樣說了。
那麼,格前5:6-8;瑪13:33便是理所當然的。
ppt真好用;圖文並茂,學生容易吸收。

修女說:我每次講課都有新意。我說:我非常珍惜每次授課的機會;我把每次都當作最後一次,如同syromalaba彌撒經文所說;事實上,為學生而言,他們中一些人,可能是最後一次上這課呢!我每次的課,都是為學生,貼身訂造的。

2.30-3.30pm
與潘執事聊他在禮儀上的學習。他提及一位90多歲的老神父,對他的關心和鼓勵;這神父亦父、亦師、亦友的榜樣,教他學會了做人……我恭喜他遇到了好「人師」。我請他在blog中記下。
謝謝潘執事為我買了書。

3.30-5.30pm
謝謝田修女送我去買聖爵。

好開心。又平又靚……(只可用清水洗,不可擦)。我喜歡,因為夠簡單,適合平日彌撒用。
回程時,收到弟電話,嚇我一跳;原來他想請Estella,陪媽媽明天抽血。謝謝Estella。

6.45-8.00pm 聽告解

8.00-9.15pm與兩位修女暢談靈修生活

備課、看書、寫blog

與媽通話。她精神好了許多;明天抽血。

祈禱:懺悔、感恩、求恩
再一次沉醉於今日的讀經一(迦5:18-25)。
大德蘭的詩,再次在我心中迥響。
主,請賜我修德的毅力,及聖神的恩寵……
主,請照顧我的學生、A、B、C、D、E、F、G、H……M……AA、BB……YY君,以及你所愛的每個人。
主,一天轉瞬過去,我感謝你的一切,尤其為家人和聖召之恩……


哎!怎辦!internet停了。天主意思!
早一小時休息。明天再說

謝謝亞欣等我上Blog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親愛的羅神父:

當我看到你一篇日記時, 我十分喜歡你對基督祭獻的堅持!我好感受到你每句說話都好用力去宣講、教導、以及領聽!

同樣我都很喜歡我們的每項聖事及禮儀!因為從聖事中我們得到滋潤、從禮儀中我們學懂對基督的忠誠!

羅神父, 願天主的慈愛常伴著你!
願你的守護天使時常在天主前奉獻你的美果(祈禱)!
我也會為你媽媽代禱!

Thomas Cheng

匿名 提到...

羅神父︰
十一月是煉靈月,教會也鼓勵教友為亡者祈禱。
不過,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向小學生表達出死亡、煉靈、諸聖相通功等比較抽象的概念?

學校向來比較少向學生提及亡者,可能是怕,也可能是不懂表達,但是我覺得天主的愛、教會的愛正就是在彼此代禱中表現出來。
我們如何利用壁報、圖像清楚地表達呢?

謝謝神父﹗

Cl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