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二月九日(星期一)

上午趕緊校對聖周禮儀的禱文。

下午到學校與朗朗前舍監見面。啊!好活潑的一位青年,活像「哥哥」;他很有輔導的造詣,說話得體,反省很有深度。

「哥哥」跟朗朗已經見面了個多小時;從坐下談,到朗朗帶哥哥參觀學校,在路上談。哥哥很了解朗朗,見到朗朗比前開心了許多。哥哥說:朗朗很喜歡學校;朗朗也告訴哥哥他在校的「是」和「非」。哥哥也很欣賞朗朗;哥哥覺得朗朗好有進步!

哥哥與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與朗朗有關的老師、班主任、飛鷹導師、訓導主任、校長、校牧和我,一起談朗朗。
哥哥指出朗朗最欣賞和接受的導師,是校牧和原修女。朗朗覺得他們是他的朋友,最了解他。
哥哥請校牧分享。校牧說他藉聽朗朗講話,來與朗朗做朋友。校牧發覺朗朗內心渴望別人欣賞,而且很喜歡美術勞作。
老師們都分享,只要給朗朗動之以情,朗朗是願意向他得罪過的人說「對不起」的。許多老師都有此經驗。不過,如果用「硬功」,朗朗則更頑硬難教。

至於朗朗常對女性老師說「髒話」,甚至欺負;哥哥說出了朗朗的背景(我改編了部分,以免雷同)。朗朗不認識他的「生母」。他爸在外邊生了他,後來把他帶回家撫養。他的養母對他如親子;比他大十多歲的姊姊,待他如親弟。不過,到了六歲左右,在一次他與鄰居孩子爭吵中,被鄰居指罵,說出他的身世……。朗朗突然性情大變,變得憤怒、搗蛋、不聽教,尤其對母親的形像,大為反感,致使他留在院舍五年。

哥哥指出:朗朗缺乏「安全感」;對一些變動,容易引起激動。

朗朗好有義氣,喜歡助人;老師們很認同。朗朗最珍惜他父親;在父親前,比較乖。這兩點,老師們都覺得是幫助朗朗的「切入點」。

哥哥建議,學校安排,讓朗朗見臨床心理學家(CP),好讓他把心裡的憤怒,釋放出來。

哥哥也肯定大家,在這大半年來,對朗朗的積極幫助。現在,朗朗需要有更清楚的父親形像,明白「對」「錯」的原則,和負起行為的責任,但也需要有包容、寬恕、體貼的「母親」形像;他更需要「亦兄」的榜樣和帶領。

我們想:校牧為朗朗,就是這「亦兄」的形像;我們的社工袁姑娘及原修女是「母親」的好形像;而我們訓導主任也是非常好的「父親」形像;還有其他老師……我們的形像好棒啊!
朗朗的心病需要醫治……我們都需要醫治……

教育心理學家在總結時,特別提出只有「愛」,才能使我們對朗朗有更大耐心,也只有愛,才可使朗朗動心。
她很欣賞大家,也勸大家「上心」,而不「上身」,要保持「抽離」和「客觀」,不好觸動自己的「情緒」……

我總結時,指出:我們當然要盡「人事」和「人力」,但人間的「力」和「愛」,總是有限,甚至有時會有「缺陷」、會累,故此,我們需要把自己和朗朗,都交託給天主。只有天主無限的愛,才能填滿我們心靈的「黑洞」;也只有天主無限的愛,才能給人力量,源源不絕,並通過我們有限的行動,去觸動朗朗、自己,及眾人的心……

我們都低頭為朗朗、老師、同學、哥哥、社工、校牧、校長……祈禱,把一切都交託給天主。
當打開我們聚會室的大門時,陽光直射進來;我們看見了希望……
朗朗,我們愛你;天主愛你……這是天主教學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