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一月廿二日 星期四

昨天晚上,與YY及他太太和孩子,一起晚膳,好開心。
今早寫blog:朗朗,我們為你心焦。
趕緊批改了一份學年文章,現在準備上課。
想起有留言,關於「禮儀」。

我為「禮儀」服務已經超過四分一世紀;「禮儀」是我所愛;我愛天主,愛在禮儀中的天主,愛在生活中的天主;我愛禮儀中所有人;我愛天主所愛的所有人;我愛教會。

我恨不得大家都愛上「禮儀」,如同我一樣……
奉獻自己,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當然,我也恨不得大家都可寬恕和避免我的過失!

禮儀是Opus Dei天主的工程,正如本周(第二周)的獻禮經所說:
「上主,求你恩賜我們相稱地參與這奧蹟;我們相信每次為紀念救主的犧牲,而舉行聖祭時,你就在我們身上,實施你救贖的工程。」

禮儀是基督活生生地親臨祈禱的教會,神職人員的服務,聖言的宣講和聖事的施行當中,聖化我們,使我們能以心神和真理來崇拜父,並在聖神內結出共融的果實。(SC 5-13;CCC 1066-1690)

我也喜歡,正如Peter常用的,簡潔地稱之為「神人共慶」、「在地若天」。

所謂「博物館」化的禮儀,不是要指明什麼禮儀「形式」,因為任何禮儀「形式」,都可以非常寶貴,但舉行不善,則與基督徒日常生活脫節,觸動不到人心。

「禮儀憲意」說:
「慈母教會切願教導所有信友,完整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禮儀,因為這是禮儀本身的要求,也是基督信眾藉洗禮而獲得的權利和義務,他們原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獲救的民族(伯前2:9:參閱2:4-5)。

這種全體民眾完整而主動的參與,在整頓培養禮儀時,是必須極端注重的,因為禮儀是信友汲取真正基督精神的首要泉源;所以,牧靈者在其全部牧靈活動中,必須以適當的教育方法,用心去追求。

可是,除非牧靈者本身先受到禮儀精神與活力的薰陶,並變成禮儀教師,則無法達成此目的;是以,必須設法使聖職人員先受到禮儀訓練……」(SC 14)

「濫用」可以發生於任何禮儀「形式」;甚至任何「權威」,包括任何會議……任何人物……任何善意……都可被「濫用」。

「濫用」有時是因為「偏執」、「無知」……斷章取義……

若要改善,必要提昇人的信仰態度和靈修精神。

基本上,是要「不偏執」、全面及客觀地認識信仰,及教會的教導,且要謙遜聽命,及忠於基督及其教會,不斷學習,不斷關心天主所關心的每一個人,不斷開放自己,不斷祈禱,不斷去愛……

學養方面,則要廣又要深。「廣」、「深」固然包括熟練於東西方教會不同的禮儀發展過程,及所保存的傳統,以及教會的訓導;「廣」、「深」更包括熟悉今日天主子民內心的渴望、焦慮、能力、處境……

lex orandi → lex credendi → lex vivendi →lex orandi → lex credendi → lex vivendi

正因為要謙遜地不斷學習,才能廣能深,故不可絕對化任何一本參考書。

以下僅是極小量的參考書

Bouyer:
- Bouyer, Louis. Liturgical piet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55
- Bouyer, Louis. Christian initiation, Collier, 1962.
- Bouyer, Louis. Eucharist : theology and spirituality of the eucharistic prayer,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c1968
- Bouyer, Louis. The Christian mystery : from pagan myth to Christian mysticism, T&T Clark, Edinburgh, 1989

Chupungco:
- Chupungco, Anscar J. Cultural adaptation of the liturgy New York (State): Paulist Press, c1982.
- Chupungco, Anscar J. Liturgies of the future : the process and methods of inculturation New York (State): Paulist Press, c1989.
- Chupungco, Anscar J. Liturgical inculturation : sacramentals, religiosity, and catechesis Minnesota: Liturgical Press, c1992.

- Chupungco, Anscar J. Shaping the Easter feast District of Columbia: Pastoral Press, c1992.
- Chupungco, Anscar J. Worship : beyond inculturation Maryland: The Pastoral Press, c1994.
- Chupungco, Anscar J. Worship : progress and tradition Maryland: The Pastoral Press, c1995.
- Chupungco, Anscar. Handbook for liturgical studies Minnesota: Liturgical Press, 1997-1999.
- Mark Francis, Anscar Chupungco, Keith Pecklers, Wilton Gregory. Liturgy for the new millennium : a commentary on the revised Sacramentary : essays in honor of Anscar J. Chupungco Minnesota: Liturgical Press, 2000.

Jungmann: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The Sacrifice of the Church : the meaning of the Mass, Liturgical Press, [1956?]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The early liturgy to the time of Gregory the Great, Darton, Longman & Todd, [c1959]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The mass of the Roman rite :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Missarum sollemnia), Benziger Brothers, c1961.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The meaning of Sunday, Challoner Pub., 1961.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Pastoral liturgy, Challoner Pub., 1962.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The eucharistic prayer and The meaning of Sunday, Fides Publishers, 1964 (1965 printing).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The Eucharistic prayer, Burns & Oates,c1966.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The Mass : an historical, theological, and pastoral survey, Liturgical Press, c1976.
- Jungmann, Josef A. (Josef Andreas), Christian prayer through the centuries, Paulist Press, c1978.

Ratzinger:
- Ratzinger Joseph. The feast of faith : approaches to a theology of the liturgy, Ignatius Press, 1986.
- Ratzinger Joseph. A new song for the Lord: Faith in Christ and liturgy today, Crossroad Pub., 1996.
- Ratzinger Joseph.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Ignatius Press, c2000.
- Ratzinger Joseph. God is near us : the eucharist, the heart of life, Ignatius Press,
2003.

Vagaggini:
- Vagaggini, Cipriano. Theological dimensions of the liturgy Minnesota: Liturgical Press, c1959.

- Vagaggini, Cipriano and Gregorio Penco. Bibbia e spiritualita Italy: Edizioni paoline, [c1967]

- Vagaggini, Cipriano. The canon of the Mass and liturgical reform England: Geoffrey Chapman, [1967]

還有我國的吳新豪:
《感恩禮沿革》,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1981
《天主教禮儀發展史》,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1983


趙一舟:
《我們的彌撒》,天主教牧靈中心見證月刊社,[1981]
《我們的聖事》,見證月刊,[1981]
《我們的慶節》,見證月刊,[1989]
《家庭敬禮》,見證月刊雜誌社,2004.
《家庭祈禱》,見證月刋雜誌社,2004.
《家庭禮儀》,見證月刊雜誌社, 2004.
《如何正確地舉行彌撒》,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委員會,2006
《我們的聖堂》,見證月刊,2008

潘家駿:
《感恩聖事:禮儀與神學》,光啟文化事業,2005。
《聖事禮儀神學導論》,光啟文化事業,2008
都是值得參考和反省的。

還有不同的期刊,這裡只舉出小量例子:
Assembly, Notre Dame Centre for Pastoral Liturgy
Chiesa Oggi architettura e comunicazione, Dibaio Editore
Ecclesia Orans, Pontificio Istituto Liturgico
Ephemerides Liturgicae, Cento Liturgico Vincenziano, Roma
Faith & Form, Interfaith Forum on Religion, Art & Architecture
Image, Asian Christian Art Association, Indonesia
La Maison Dieu , Centre National De Pastorale Liturgique
La Vita in Cristo e nella Chiesa, Centri di Apostolato Liturgico
Ministry & Liturgy, Resource Publications Inc., San Jose
NewsLetter, Committee on Divine Worship,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Notitiae, Congregatio de Cultu Divino et Disciplina Sacramentorum, Città del Vaticano
Studia Liturgica, Societas Liturgica
Worship, St. John's Abbey, Collegeville, Minnesota, U.S.A.
******

但是,無論有多少參考書,在學問和信仰上,必須視為首要的,是「教會文件」,因為這是教會的教導,我更願以孺子之情,聽命於教會及她的教導。謹舉極小量「教會文件」,作為例子:

《禮儀憲章》(1963年)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database/document/v2sc.htm
《信德的奧蹟》通諭(1965年)http://hk.geocities.com/dlctom/BBB/bc/bc04.doc
《論聖禮中的音樂》訓令(1967年)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database/document/C041.htm

《小組彌撒指南》(1969年)http://hk.geocities.com/dlctom/BBB/ba/ba01.doc
《梵二後彌撒外送聖體及聖體敬禮禮規及指示》訓令 (1973年)http://hk.geocities.com/dlctom/BBB/bc/bc09.doc
《無價之寶》訓令(1980年)http://hk.geocities.com/dlctom/BBB/bc/bc10.doc

《兒童感恩祭指南》(1983年)http://hk.geocities.com/dlctom/BBB/ba/ba02.doc
《司铎不能出席时的主日庆典》指引(1988年)http://catholic-dlc.org.hk/priestless-sunday.doc
《彌撒獻儀法令》(1991年)http://hk.geocities.com/dlctom/BBB/be/be11.doc
《天主教教理》(1992年)
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reference/booklist.php?book=CCC
《羅馬禮儀與文化互融》訓令(1994年)

http://catholic-dlc.org.hk/inculturation.doc

《有關非晋秩信友協助司鐸聖職的某些問題》(1997年)
《羅馬彌撒經書總論》(2002年)

http://www.catholic-dlc.org.hk/missal2003v.doc

《活於感恩祭的教會》(2003年)http://hk.geocities.com/dlctom/BBB/ba/ba03.doc

《救贖聖事訓令》(2004年)

http://catholic-dlc.org.hk/redemptionis2004.doc
《歷任教宗》宗座牧函(2007年)

http://catholic-dlc.org.hk/B16080218.pdf
……
還有其他聖事及聖儀等等的禮典及教會文件,為免累贅,在此不作詳錄了,上網或圖書館,隨時可以找到。


學養方面,不是參加了一些禮儀形式,聽了某些言論,看了兩篇文章,便可擅作批評……
可惜,學養不廣,不深,不求甚解,容易偏執。
求「真」、求「愛」、求「聖」……才可「止於至善」。

例如近日有關「聖安德肋堂彩繪玻璃畫討論」,足可證明:只憑表面,不足解惑……謹錄下我的兩次「回應」,以作例子:

之一:
在設計的考慮過程中,我是其中一員。當時,白修女問及要畫多少人,以表達全人類。我答說:16人,即12加4,當中有一「女人」。這是根據聖經中概念:12是宗徒的數目,代表新約的全體子民;4代表東南西北而來的人,即全人類;女人代表眾生之母,尤其聖母瑪利亞。寓意全人類均被邀請共赴天國之宴。

恩神父、施神父、陳神父都十分贊同。施神父把這意念,指示給白修女設計。事如此成了。


白修女在文章中,只是說出結果,沒有說出過程。現在,我作為設計者之一,與施神父、恩神父重新肯定,告訴大家。以後,遇有問題,請直接與我們聯絡。任何禮儀藝術所帶來的靈修經歷,在與主相遇後,總有發展成長,而不是「寫的,寫了」的死寂。

之二:
1. 任可穿鑿附會,均屬可能,例如:彌撒中神父洗手,有說為比拉多洗手。故此,尋根究底,尊重原創者的解釋,實屬必要。任何疑惑,不應猜度譏諷,但要以謙遜之心,尋求真相,此乃學養功夫。

2. 至於末世幅度及天國盛宴的含義,不但以人數(聖經中的12+4)、不分種族的面孔,及其中的「女人」來表達,又以耶穌手拿「新酒」之杯來顯示,且有邀請之意。
事實上,當時,白修女問:耶穌手拿餅或杯呢?
我答:拿杯。就是這個意思。

3. 我是原創者之一,歡迎與我學習。
至於,不斷演繹,使內容含義更為明顯和富豐,隨時可以,但要植根於原創者的意念,又總不能失掉原創者之意念,以致天馬行空。
(當時,設計者包括恩神父、施神父、陳神父及我;白修女身在意大利,她按我們的意念,加上她的意見,再與我們溝通,最後以藝術方式表達出來。)
我作為原創者之一的意念,用文字表達,見於「建堂特刊」及《神思》78期我的文章。

希望堂區及教區早日為聖堂出版導賞小冊,以紀錄其中意義……

「愛之深,責之切」是對我自己……也對天主所愛,我所愛的每個人……
我的心還記掛著朗朗……A、B、C、D、E、F、G、H、I、KK、YY君……
天主,我愛你……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有關該討論, 原自網上此文:

聖安德肋堂壁畫討論

聖安德肋堂是本港最新的一橦聖堂,其巨型玻璃壁畫非常吸引人,成為每次朝聖者來到必看之處,導賞員也很高興地介紹。但留心一聽,發現兩年來,壁畫的介紹開始滲入了錯誤的解釋。

壁畫簡介

壁畫正中是復活的基督站在一長桌前,手拿著杯。長桌後共有十六人,分成四組,左右各兩組。桌上放滿各種食物。畫的底色是天藍色的背景。

介紹出現的問題
在大約一年前我已聽到有堂區的導賞員解釋那十六人為「十二宗徒加四個人﹝代表東南西北﹞」,在最近的《神思》第78期,羅國輝神父在其《聖像﹝或聖像畫﹞在今日羅馬禮教堂的應用》中,圖7 的香港聖安德肋堂中也提到「邀請天下四方的人﹝16人,即12門徒,加上從東南西北來的人﹞,共赴天國之宴;而在2009年1月9日的明報副刊D3版中,羅國輝神父再一次提到「因為耶穌曾說『東南西北的人都要來』,所以除12門徒外,加了來自東南西北的4個人,代表全世界的人類,而唯一的女性,就是聖母瑪利亞,站在中間的是耶穌」。

早期的文章
翻查聖安德肋堂於2006年獻堂時所印制的建堂特刊,負責設計聖安德肋堂內部設計,亦是壁畫的畫家的意大利修女白基蘭修女﹝主徒女修會﹞﹝Sr. Michelangela Ballan, PDDM.﹞在「祭台間的彩色玻璃:末世聖筵——基督與人類的婚筵」中提到「整幅構圖形成十字架狀,暗示十字架上的基督,乃唯一救恩的奧蹟。在這救恩奧蹟中,基督是婚筵和慶節的中心,整個人類都獲邀請來赴婚筵。事實上,出席婚筵的人都帶著不同民族的面孔,表示救恩的呼召向普世萬民發出的。」白修女在此之後,並沒有再提及有關這十六個人。

獻堂前,白修女亦有來港,以意大利文進行講解創作意念,當時由恩保德神父進行粵語翻譯。以筆者記憶,當時白修女亦表示她的創作是想代表各民族的人,叫聽的人猜想誰時中國人。最後還說她特地畫了十六人而不是十二人,以免別人以為是十二宗徒。

首先,以筆者的記憶,白修女本人已經明確地否認了那十六人中有十二宗徒。但即使筆者記憶有錯,都有若干線索表示十二宗徒加聖母加各民族的解釋並不是白修女原意,而是純粹口耳誤傳。

明顯地,如果這十六個人的身份是畫家預先設定好的,白修女是一定會把這身份記下來,然而白修女在文章中只提到「整個人類」及「不同民族的面孔」,和羅神父所提十二宗徒不符。加上如果聖母在其中,那她是被包括在十二宗徒中或是四方的人中?這是一個在畫作中不常見的情況,因為聖母、十二宗徒、其他人的地位有所不同,所以畫作中,聖母多數比較特出,宗徒們其次,普通信友最後。雖然本身「天國盛宴」為題的畫作未必很多,但我們可以由很多主題為末日的畫作中比較。

(本文謹轉載於網上之網誌, 未有作任何增刪)

敬祝新年快樂, 德化日隆!

Edward 提到...

該篇文章,在網上亦不難查找。

大家亦可查閱此一連結

而本人對羅神父是次言論的立場,則刊於此一連結

其實在教會內,「口耳相傳」所得出的資訊("rumors"),其實甚多。但在一般堂區層面的運作中,往往缺乏一個核實(authentication)的機制,對它們作恰當判別和處理。長此以往,則教友們在認知態度上,容易流於輕信和人云亦云。

有人對這些資訊首先抱著懷疑和批判態度,並肯將它們透過書面方式,促使有關當局予以正視和澄清,其實長遠是有助於團體的正常和健康發展。

誠然,大家在遣詞用字方面,是有進一步改善空間的。不過,男孩子們「明刀明槍」地以理性和意念對質和探討,亦對思維的鍛鍊有所助益的。這總好過「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跡近「姑息養奸」的心態吧!

Fr.Dominic 提到...

[禮儀」是我所愛;我愛天主,愛在禮儀中的天主,愛在生活中的天主;我愛禮儀中所有人;我愛天主所愛的所有人;我愛教會。

我恨不得大家都愛上「禮儀」,如同我一樣……
哇!说得太好、美了。这也是我的心声!

至于,“當然,我也恨不得大家都可寬恕和避免我的過失!”,这则是本牧者的风范与谦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